习近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聚合力谋新篇——2024年度中管高校纪检监察机构述职会侧记
在守正创新中深化发展 不断增强巡视巡察震慑力穿透力推动力

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全力做好高考工作

发布时间:2022-06-02  来源:微言教育  字体大小[ ]

   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全力做好2022年高考工作

  2022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193万人,比去年增加115万。面对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指导各地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高考组考工作,全力实现“平安高考”“健康高考”“温馨高考”工作目标。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

  一、精准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确保考试人员健康安全。

  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各地深入分析研判今年高考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结合本地疫情防控要求,周密制定组考防疫方案预案,精心组织落实工作举措。

  ——科学精准制定组考防疫工作方案。指导各地认真研判疫情和学生情况,分类做好考点考场安排,确保考生“应考尽考”。

  ——强化落实各项防疫举措。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各地精心制定高考组考防疫操作规范,加强和完善组考防疫措施,开展防疫工作培训,备足应急备用考点考场、做好考前人员管理、优化考前健康筛查(核酸检测),严格考点考场环境消杀,严格考生入场体温检测,强化考点人物同防,完善应急预案,切实保障考生和考务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及时协助滞留外省考生做好返程安排。针对不断变化的疫情形势,指导各地全面、及时摸排和掌握在本地报名参加高考的滞留外省考生情况,主动与考生加强联络,积极协助考生返回报考地备考。各地均建立了滞留外地考生工作台账,逐一落实滞留考生的健康情况、滞留原因以及返程安排等信息,指导考生做好个人防护和回程安排。

  二、严格落实考试招生管理措施,坚决维护高考公平公正。

  结合今年的形势特点,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研究制定一系列工作举措,指导各地进一步完善联防联控、齐抓共管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规范管理,切实维护高考公平公正。

  ——切实加强考务管理,提升应急处突能力水平。细化完善考务工作规范,严格规范操作规程。指导各地进一步细化落实试卷印制、运送、保管、分发、回收等各环节的措施,加强全流程监督检查,落实人际联防各项措施,确保试题试卷安全生命线。同时,指导各地密切关注和研判有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针对考试期间发生极端自然灾害等情况,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认真组织模拟演练,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严厉打击考试舞弊等违规违法行为。会同公安部等部门持续保持对助考犯罪活动的高压打击态势,深入开展打击替考作弊等专项行动。会同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开展手机作弊专项治理活动,指导各地强化人、物、技三防措施,加大考试考生入场检查力度。同时,加强考试招生全过程监督。对于在考试招生工作过程中出现违规行为的人员和单位,一经发现,一查到底,并严格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校招生违规处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坚决维护高校考试招生公平公正。

  ——持续扎紧制度笼子。指导各地各高校切实加强考试招生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工作责任,严格执行政策规定,严格遵守30个不得,8项基本要求等招生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国家招生计划和招生政策,坚决打击和治理高考移民等违规行为。认真落实招生信息公开要求,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三、耐心细致做好考生服务保障工作,确保高考温馨有序。

  会同有关部门精心指导各地,将考生服务保障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重点围绕考生关心关切和急难愁盼,汇聚各方力量,多方配合,全面做好政策宣传、咨询服务、困难帮扶等工作,助力广大学子圆梦高考。

  ——加强考生指导辅导。指导各地结合高三学生教育教学实际,优化教学安排,有针对性地加强复习指导。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加强对考生的心理辅导及身体锻炼指导,帮助考生缓解焦虑情绪,保障身心健康。

  ——优化考生综合保障服务。指导各地进一步做好考生治安出行、食宿卫生等方面的综合保障。为盲人考生专门命制盲文试卷,为1万余名各类残障考生参加考试提供合理便利。加强警示教育,定期发布招生预警及案例宣传,提醒考生和家长避免上当受骗。加强考生志愿填报指导,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为考生提供更加丰富、有效的志愿填报指导服务。

  ——强化政策宣传解读。指导各地通过电视、官网、官微、直播等方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权威政策解读、招考信息发布等工作。

中国公共新闻网摘编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